1.调节地表径流:设置在分水岭或其他土地上坡的水土保持林,通过乔木灌木的树冠拦截降水,可以改变落到林地的降水和降水强度,有利于减少雨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能量,延缓降水入渗和径流形成的时间。林地上形成的包括枯枝落叶层、苔藓和地衣等下层植物层的软死被覆层,以及其下发育良好的森林土壤,表面粗糙度大,持水量高,渗透系数高,对径流的调节作用非常好。这样一方面可以达到控制坡面产流产沙的目的,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改善下坡其他生产用地的土壤水文条件。
2.固持土壤:根据企业各种社会生产建设用地或设施进行特定的防护工作需要,如陡坎固持土体,防止滑坡、崩塌,以及防冲护岸、缓流挂淤等,通过一个专门人员配置问题形成具有一定经济结构的水土保持林,依靠林分群体乔、灌木树种浓密的地上部分学生及其发展强大的根系,以调节径流和机械固持土壤。至于林木生长管理过程中对于生物排水系统等功能,也有着自己良好的稳固土壤的作用。水土保持林和必要的坡面工程、护岸护滩、固沟护坝等工程技术相结合,往往我们可以不断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3.改善局地小气候:通过在各生产用地及周边地区配置水土保持林,对改善局地小气候条件(如气流、气温、湿度、蒸散量等)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。